2023留学生回家入境春运出行指南最新政策(各省市防疫政策和防护指南)

2023年4月28日21:01:492023留学生回家入境春运出行指南最新政策(各省市防疫政策和防护指南)已关闭评论


    年关将近,相信各位留学生已经回家了,但是在国内也要经历春运了,今天出国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2023留学生回家入境春运出行指南最新政策(各省市防疫政策和防护指南),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出国留学网。
    2023留学生回国入境最新政策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正式官宣: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冠肺炎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亦不再判定新冠病毒感染的密切接触者!
    这次发布的新政策还有几个要点
    ? 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 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 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 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
    ? 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春运出行指南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组织制定《2023年春运平安健康出行服务指引》。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这份安全提示,一起了解
    2023留学生回家入境春运出行指南最新政策(各省市防疫政策和防护指南)
    个人出行:加强全过程防护
    勤洗手、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疫情流行期间减少聚集性活动。
    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感染后或发热等症状未消失前,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疫情流行期间或疫情严重时,倡导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减少出行,降低自身及家人感染风险。
    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科学制定出行计划,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理性错峰避峰出行,尽量减少聚集,降低感染风险。
    进出站、购票、安检、候乘、登乘、换乘期间尽量保持人际距离、减少聚集。出行全过程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好手卫生,具备条件的分散就坐。有慢性基础病的乘客,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品。
    倡导优先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小程序等方式购票,优先采用手机、扫码等手段支付。
    自觉抵制超员、超载、非法营运等行为,不乘坐农用车、货车。
    自驾出行:强化旅行途中防护
    出行前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倡导暂缓出行。疫情流行期间或疫情严重时,不建议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旅行。
    做好出行物品准备。根据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提前准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慢性基础病患者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品。
    出行途中做好全过程健康防护,加强车辆通风消毒,保持合理人际距离,做好手卫生。在服务区下车休息时,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减少逗留时间;到餐饮区就餐时进行手消毒,尽量保持人际距离,不能满足间隔用餐条件时,倡导打包至室外用餐。在收费站通过人工窗口缴费时,戴好口罩。
    营运驾驶人员: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工作之外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倡导“两点一线”生活方式。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报告单位,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有发热等症状或感染后不满7天的,不建议上岗。
    做好车辆船舶卫生管理,出现乘客呕吐时及时清洁处理。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客运车船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空调外循环模式;具备条件的车船,每趟次运营结束后全面开窗通风。
    返乡出行防护指南
    一、返乡出行途中要做好防护
    1. 有条件的尽量错峰出行。倡导错峰出行,减少人员聚集。距离较近的,鼓励自驾。
    2. 避免在公共区域长时间停留。可提前使用相关App查询功能获知检票时间和检票口。规划好行程时间,尽量减少在候车室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长时间停留。
    3. 戴好口罩。进入火车站、机场及乘车、乘机时规范佩戴口罩。除实名制验票需短暂摘下口罩外,其余时间请一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4. 注意安全间距。在火车站、机场候车候机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减少与陌生人交流。候车就座时建议至少间隔1个座位。减少在人员密集处停留和走动。
    5. 注意个人卫生。在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能摘下口罩,同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注意手部清洁和消毒。如身体不适,要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6. 错开就餐。乘车乘机时,提倡和邻座错开就餐。餐前用消毒液或湿巾对手部擦拭消毒,餐后及时佩戴好口罩,也可打包带走餐食。
    二、返乡初期返乡后要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心情放松,提高免疫力,并提前确认返乡所在地门诊以备不时之需。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徐炳国12月24日接受采访时介绍,“返乡之后这一点尤为重要,家中有老年人,尤其合并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一定要弄清楚所在地的急诊、发热门诊的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以备不时之需。有条件情况下最好做一个预案。”
    三、返乡后出现症状12月17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一份致返乡人员的防护建议》,提醒返乡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可联系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治疗,居家期间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出现多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及时求助村民委员会和村卫生室,获得指导和协助,向上级医院转诊。
    四、走亲访友要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礼仪。
    31个省区市最新防控措施汇总
    华东地区
    江苏
    ●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请配合落实14天(自离开中高风险地区之日起)的隔离医学观察。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地区来苏人员,应主动报告。
    ● 暂停进出南京、扬州所有道路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关闭所有道路客运站;途经南京、扬州的道路客运班线、旅游包车不得上下客;全面暂停进出南京、扬州的出租汽车(含网约车)业务。 通过南京、扬州辖区铁路站离开的旅客(不含中转), 须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面暂停所有进出南京、扬州的国内航班。
    南京
    ●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宁。 确需离宁的,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地区人员只进不出。
    ● 所有小区全面实行出入严格管控,实行24小时值班。
    ●非必要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体育比赛等活动。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
    ●暂停KTV、 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场所、麻将馆、棋牌室等密闭场所营业,暂停培训机构(含托管)线下服务。
    ● 零售药店暂停向市民销售(含网络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 四类药品”。
    浙江
    ● 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实行 “14+7”健康管理,在24小时内完成区域协查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国内省份出现本土阳性病例后疫情发生地尚未划定风险等级时, 要求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核酸检测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
    ●所有 入境人员实行 “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
    上海
    ●非必要不出行,避免出境游,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 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 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中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 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A级景区须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游客接待上限; 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不得组团前往高中风险地区旅游,不得开展前往高中风险地区的“机票+酒店”业务。
    安徽
    ●近期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级市。
    ●若出游地出现疫情,或与感染者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请及时报备 。
    福建
    ●7月10日以来有南京禄口机场经停史的入(返)闽人员,原则上一律实施 14天集中医学观察措施。
    ●近期自南京市入(返)闽人员返乡后应第一时间报告,并出示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有效证明。
    ● 高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严格实施 集中医学观察14天,中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严格实施 居家医学观察14天,高中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低风险地区入(返)闽人员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
    山东
    ●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市,非必要不离开本地。
    ●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群返回居住地后,应主动报告。济南市对 中高风险地区来济返济人员,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青岛市呼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与阳性病例行程轨迹有交集的人员及时报备。
    华南地区
    广东
    ●暂缓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减少跨省流动和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出省,非必需不出境。
    ●5类人员按要求进行隔离及核酸检测:①高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 14天集中隔离;②出现本地传播的中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 14天居家隔离;③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来(返)粤人员: 7天居家隔离+7天健康监测;④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 返)粤人员: “三天两检”(间隔24小时) +1 4天居家健康监测;⑤出现本地传播的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返)粤人员: 一次核酸检测+14天自我健康监测。
    广西
    ●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桂,非必要不要前往有疫情的省份,非必需不出境。
    ●来桂返桂人员应当第一时间报备。建议所有来桂返桂人员主动进行 1次核酸检测。
    海南
    ●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
    ●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涉疫区旅居史的来琼返琼人员,应在 来琼前或抵琼后12小时内报备。
    ●对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琼返琼人员,一律实施 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对有国内涉疫区旅居史的来琼返琼人员, 一律凭48小时内有效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行。
    华中地区
    河南
    ●减少跨省市旅行,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中高风险地区暂停一切聚集性活动,低风险地区暂停10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审批,100人以下聚集性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
    郑州
    ●非必要不离郑。 确需离郑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中高风险地区实行封闭管理。
    ● 全市各居民小区恢复扫码验码。对来自外地市中高风险区域的人员,以及本地疫情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落实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措施。
    ● 关停全市A级景区、网吧、KTV等场所,关闭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场馆。
    江西
    ●非必须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旅游景区对进入人员体温异常、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 行程轨迹显示14天内去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禁止入内;同时采取预约、错峰等措施,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入境后解除隔离的来(返)赣人员, 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赣前应主动报告。
    湖北
    ●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市,非必要不出县,非必要不到中高风险区所在地。
    ● 原则上不举办规模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报县级以上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
    ●旅游景点要实行限流、预约、错峰、验码, 不邀请、不组织中高风险区所在地人员来鄂旅游。
    ● 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设立24小时核酸证明查验点;对中高风险区所在地来鄂返鄂人员查验核酸证明,不能提供证明的,应在现场进行核酸采样,并实施闭环健康管理。
    湖南
    ●尽量减少跨省旅行,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涉疫,地区。
    ●如有涉疫地区行程史、经停史、与感染者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须主动报告。
    ●密切关注健康码变化, 出现“红、黄码”要主动报告。
    张家界
    ● 自8月3日起,在张家界境内的居民、游客等所有人员不得离开张家界,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市辖区内所有景区景点自30日上午关闭。
    ●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演艺、影剧院、博物馆(纪念馆)、KTV、足浴、地下商城等 密闭场所立即关闭。
    ●市范围内即日起一-律停止赈酒、聚会、节庆等人员聚集活动,红事不办、丧事简办。
    ●对计划近期来张家界市的旅客和游客及时信息告知 劝其暂缓或延期。
    华北地区
    北京(Jht868.com )
    ●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
    ●已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出京人员,纳入当地管控的,在解除管控后 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京 ;未纳入管控的,在当地进行14天健康监测后,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京。
    ●北京市报告确诊病例的住所及单位所在街道(乡镇)和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出京, 确需出京的,须持“健康宝”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全域人员限制进京,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进京。
    ●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不得开展在京人员赴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不得接待有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和入境未满21天人员或为其提供来京“机票+酒店”业务服务。
    ● 按60%限流开放公园、景区、名胜古迹;压减各类线下演出活动场次及规模。
    天津
    ●非必要不离津,非必要不前往发生疫情地区,非必要不出境。
    ●中高风险地区来津人员、天津市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重点地区(南京市、张家界市、常德市、扬州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郑州市)全域来津人员等均 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抵津者须进行核酸检测。
    ● 高中风险地区来津人员均实施14天的隔离管控,其他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实施居家医学观察。
    ●全面启动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公园景区、文化娱乐、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及民政服务、教育培训等人员聚集场所“健康码”“ 接种码”两码联查; 公园景区严格按照最大承载人数75%的限流标准。
    ●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大型聚集性活动,非必须不举办或暂缓举办。
    河北
    ●非必须不出境,非必要不出差、旅行,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热点地区。
    ●与确诊病例行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重合的人 员请主动报告。
    山西
    ●近期尽量减少出省。 所有省外返晋人员要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14天内自 高风险地区入晋返晋人员一律实施 “14+2”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中风险地区返晋人员实施 “14+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低风险区入晋返晋人员实施“7+2”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
    ● 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病例轨迹关联地旅居史以及7月16日以来有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出入史的入晋返晋人员,立即报告并配合落实核酸检测等措施。
    ●影剧院、娱乐场所、游乐园等人员密闭场所实行实名预约。
    ●所有大型会议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如确需举办,线下不超过100人。.
    ●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规模控制在100人以下。
    内蒙古
    ●近14天有过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要主动报备。
    ●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报告。
    西北地区
    陕西
    ●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和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
    ●省内多家医院采取患者及陪同人均须持该院 24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分时段预约诊疗等防控措施。
    西安
    ●非必要不离市,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游热点地区旅行或出差。
    ●自中高风险地区回程后立即进行 核酸检测,主动报告。
    ●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西安人员,须持 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
    甘肃
    ●如无必须,建议近期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区。
    ●近14天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请主动报备。
    ●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 “红码”或 “黄码”,必须第一时间报告。
    青海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A级旅游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同—时间段入园 不得超过游客最大承载量。
    ●旅行社不得组团前往高中风险地区旅游,不得开展国外及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的“酒店+机票”业务。
    宁夏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对于国内 中高风险地区返宁人员,查验入宁 前3天内核酸检测信息阴性证明,同时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和2次核酸检测措施。
    ●旅行社近期非必要不组团赴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新疆——乌鲁木齐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乌。
    ●14日内有 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人员,或接到国家、相关省份推送 涉疫重点人群通知的人员,请立即主动报告。
    西南地区
    四川
    ●建议暂缓跨省、 市出行。
    ●中高风险地区入(返)川人员和“四川天府健康通”为 红、黄码人员,应主动报备。
    ●近14天( 7月20日以来)曾到过郑州的人员,包括 参与郑州抗洪救灾的人员,应主动报备。
    ●倡导近期入( 返)川人员 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零售药店销售(含网络销售) 退热、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4类药品时应 实名登记。
    ●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减少聚餐聚会,各类大型活动非必要不举办。
    云南
    ●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以及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
    ●近14天内有国内 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红码的人员请立即报告,并自觉配合做好 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近14天内有国内 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及云南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请立即报告,并 自觉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贵州
    ●如非必要不要前往有阳性感染者报告所在地或疫情传播地所在市(州)。
    ●14天内有阳性感